一體化廢水處理工程設備工藝特點
1、高效率。該工藝對廢水中的微生物、氨氮等有很高的剔除作用。如果總停留時間超過54小時,經生物脫氮后的出水再經混凝沉淀,COD值可降至100mg/L以下,其它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,總氮剔除率超過70%。
2、工藝簡單,投資少,操作成本低。該工藝以廢水中的微生物為反硝化碳源,因此不需要添加昂貴的碳源,如甲醇。特別是在蒸氨塔中設置脫固定氨裝置后,碳氮比增加,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堿度相應降低了硝化過程中所需的堿耗。
3、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很高。例如CODD、在缺氧段中,BOD5和SCN的剔除率為67%、38%、酚類和微生物的剔除率分別為62%和36%,因此反硝化反應是經濟的節能降解過程。
4、體積負荷高。硝化階段采用強化生化技術,反硝化階段采用高濃度污泥薄膜技術,有效提高硝化和反硝化污泥濃度。與國外同類技術相比,體積負荷更高。
5、缺氧/好氧工藝具有很強的抗負荷沖擊能力。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污染物濃度較高時,該工藝可以保持正常運行,因此操作管理也非常簡單。通過對上述工藝的對比,不難看出,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一種脫氮的微生物,如降解酚、氰、COD等。結合水量和水質特點,建議使用缺氧/好氧(A/O)采用生物脫氮工藝,使污水處理裝置不僅能滿足脫氮的要求,而且其它指標也能達到排放標準。
設備特點
1、活性污泥法一體化設備污染物剔除率高:COD,BOD,SS,NH3-N,TN、TP可以達到我國一級A排放標準。生物膜法設備COD,BOD,NH3-N、,TN等主要污染物可以通過化學除磷達到我國一級A排放標準,達到TP一級A。
2、低成本的投資運營。
3、維修管理方便,自動控制。
4、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埋在地面以下,不占用土地,不破壞環境,施工安裝靈活方便。
常用的污水處理藥劑
1、絮凝劑:能有效地將頑固物從液體中分離出來,常用于初沉池、二沉池、三級處理或加深處理等工藝環節。
2、助凝劑:幫助絮凝劑起作用,加強混凝效果。
3、調節劑:調節脫水前剩余的污泥。
4、破乳劑:主要用于含油廢水的預處理。
5、消泡劑:主要用于消除暴露或攪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。
6、PH調節劑:用于調節污水的酸堿度。
7、氧還原劑:主要用于廢水處理中含有氧化物質或還原物質。
8、消殺劑:用于廢水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殺處理。
未來水處理藥劑的發展方向
伴隨著用戶使用要求的不斷提高,水處理劑的研發已經向更高層次、更多領域邁進。未來水處理劑的發展方向:
1、要提高水處理劑的特殊性,使用戶能夠根據行業分類進行選擇,避免因選擇錯誤而導致使用效果不佳。
2、開發多功能水處理藥物,擴大藥物的應用范圍。
3、隨著人們對低碳意識的不斷提高,綠色、低碳、節能已成為用戶選擇使用綠色水處理劑的標準之一,因此,要想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,就必須減少藥物使用造成的污染,終達到零污染的目的。
免責聲明:本文系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如果您認為我們的轉載違反了《著作權法》或損害了您的利益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會及時處理。